核心阅读
青少年好奇心强、自制力弱,容易沉迷网游。严管,效果不好,反而刺激孩子的叛逆情绪。这对家庭教育提出新课题。专家建议,不宜把游戏视为洪水猛兽、一禁了之,而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;家长自己要发挥示范作用,不妨多花点时间,和孩子一起运动、旅行,一起听音乐会、参观博物馆,让孩子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;游戏开发者、运营者,要承担社会责任,净化网游。
精彩刺激的画面、变化无穷的情节、操纵一切的快感……虚幻网络游戏世界的种种,对于好奇心强、自制力弱的青少年来说,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诱惑。
第四十一次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》显示,截至2017年底,我国网民规模达7.72亿,其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,占比为25.4%。孩子们“触网”的年龄也越来越小,甚至低于3岁。
网络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,但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,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。如何有效防止学生沉迷游戏?是严管,是放任,还是引导?记者采访了相关各方。
怎么看
视为洪水猛兽
反而刺激好奇
小阳是武汉市的一名初中生,平时家教甚严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在同学的怂恿下来到网吧,接触到电子游戏。厮杀、竞技的快乐,让小阳一下子“陷”了进去。
小阳开始逃培训班的课,找机会偷偷去网吧玩。没过多久,这一情况就被母亲刘女士发现了。
刘女士勃然大怒,决定好好管教一番:她将家里的电脑搬到自己卧室,并设置了密码;每天接送孩子上学、放学,不让小阳有机会偷偷溜去网吧;还联系了和小阳一起打游戏的同学的家长,禁止他们再和小阳往来。
但事与愿违,刘女士的“严防死守”不但没有起到效果,反而更刺激了小阳和几个同学的叛逆情绪。他们与家长的关系愈发恶化,开始逃课去打游戏,整日沉浸在虚幻世界里。
“在游戏里,我感觉找到了自己。”数次被学校和家长在网吧“抓到”后,小阳说:“游戏的吸引力太大了,我控制不了自己。”而刘女士更是感到失望、悲伤、无奈,不知如何是好。
“游戏光靠压是压不住的。家长强行禁止玩游戏,往往反倒把孩子推向了游戏。”在一场家长公开课上,游戏开发者李涛表示,中小学生处在人生的叛逆期,家庭和学校如果将游戏视作洪水猛兽,反而会刺激孩子的好奇心与窥探欲。“想防止游戏沉迷,就应该教导孩子去做游戏的主人,而不是成为游戏的俘虏。”
“很多家长在指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方面,有些‘任性’。”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刘长海说,“一方面,仓促为孩子配备数码产品,却没有思考过‘孩子做好拥有数码产品的准备了吗’‘孩子知道如何合理使用数码产品吗’等问题;另一方面,一旦发现孩子成绩下降、视力减退等情况,就严加管束,甚至立即没收电子设备。这不但不能使孩子形成理性上网的规则意识,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亲子冲突。”
帮孩子走出网络游戏的泥淖,是一个长期的、循序渐进的过程。有不少家长反映,自己确实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但孩子就是不听劝;本来是想平心静气地去沟通,结果常常被气到大发雷霆。“遇到这样的情况,家长先要冷静。毕竟,教育常常有一个反复的过程。孩子的自律,是逐步建立起来的。”刘长海表示。
怎么教
家长以身作则
多花时间陪伴
福建福州的小强,父母做小生意,平日工作繁忙,很少和小强面对面沟通。在小强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,父母就给他买了手机。由于疏于管教,小强很快就染上了手机游戏的瘾。
为了帮孩子戒掉网瘾,小强的母亲黄女士也曾采取过围追堵截、全程监控的方法,但并不奏效,小强仍然整天抱着手机不撒手。“我们也尝试过请保姆照看、让爷爷奶奶帮忙的方法,但都没什么用。我们毕竟精力有限,自己还有事情要忙,不能整日看着孩子,所以有时候会想:就随他去吧,总有一天他会玩腻的。”黄女士说。
“学生沉迷网络,如今又有新的表现。”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耿申说,“2017年的一项专项调查显示,学生在家上网的占96.76%,上网使用手机的占71.14%,用电脑的占25.69%。如果说使用固定终端时的‘沉迷’还比较容易被发现,那么用移动终端的‘沉迷’则更为隐蔽。”
有专家表示,对于中小学生而言,无论其沉迷的是网游、影视、群聊抑或是其他网络产物,只要是长时间沉浸其中,都会对孩子的生理、心理、学习和交往等行为的正常发展产生不良影响。所以,家长决不能放任孩子接触网络而不做任何引导。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下来,用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;一些家长把玩网络游戏作为奖励孩子的手段;还有一些家长不让孩子玩游戏,自己却玩得不亦乐乎……
“如果家长管理不好自己的网络行为,那么孩子的网络沉迷问题也会随之加剧。”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裴涛说,“所以,家长必须强化自身榜样示范作用,有意识地放下手机、离开电脑,多和孩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。”
“更重要的是,家长要培养孩子健康广泛的兴趣爱好。现实世界比虚拟世界精彩得多,家长不妨多花点时间,和孩子一起运动、旅行,一起听音乐会、参观博物馆,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接触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,让他们掌握获得快乐的能力。”裴涛说。
怎么管
商家责任盯紧
正规措施治瘾
怎样科学有效地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?除了父母,学校、政府、社会都应该齐抓共管、密切配合。
“教育并不拒绝学习现代信息技术。相反,信息技术课应当是所有学校都开设的课程。”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说,“但信息教育不应止步于技术的学习,更应着眼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。信息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,就是信息免疫的能力,就是要抗击网络中的各种诱惑与干扰。”李明新认为,网络学习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。现阶段,也不宜夸大手机学习的正面功效。
“要盯紧网络游戏制造和运营平台的公共道德责任。”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冯建军说,“对于网络游戏开发者、运营者而言,投资网络游戏主要是为了谋利。他们最先考虑的,是如何吸引更多的人来玩。所谓‘好游戏’,一定是‘黏性’很大的游戏。但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,网络游戏相关方必须把社会责任放在重要位置,净化不良因素,制作有意义的、适合青少年的网络游戏,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。”
“现在,中小学生一旦出现网络沉迷问题,家长往往束手无策。无奈之下,他们只好把孩子送往一些非正规的网瘾训诫机构。那些非正规机构,往往用极端手段强行对孩子进行管束,效果常常适得其反。”浙江省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树庚建议,由政府出资成立公办的网瘾消解学校,由专业人员对沉迷网络、不能自拔的学生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。
文: 责编:王向丽